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

1921—2023

七一建党节

1921年,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在风浪中托举希望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砥砺奋斗。一个世纪的伟大征程,终让代表人民的红色星火,照亮中华大地。

建党102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共产党宣言》

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

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

▲ 选自学习强国-学习电台-听原著频道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首次于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于1920年8月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共产党宣言》已被译为200多种文字,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

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复兴伟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

▲ 1920年8月第1版(左)、9月第2版(右)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上海市档案馆藏

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

▲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张俊明 201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有时只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回望百年前的历史,《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无数革命先烈在它的影响和启发下坚定不移走上了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百年来,《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也鞭策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出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建党节:再读《共产党宣言》,夯实信仰之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9845.html

(0)
上一篇 2023-07-01 09:54
下一篇 2023-07-01 10:05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少年时光的朋友》

    你是我渴望重逢的心灵故地,也是我少年时光的响亮回音。  纵被时光所伤,依旧年少轻狂。   书名:《少年时光的朋友》 作者:【印】阿米特·乔杜里 译者:曾文华、王莅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出品:酷威文化 书号:9787541151248 定价:39.80元 开本:32 上架:外国文学 / 小说 【编辑推荐】 ★关于故乡和友谊,别离与重聚的温暖之作。 全书通过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手法呈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亲人、故乡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从当年不懂到如今领悟过程的深切体会。 小说家阿米特·乔杜里重返故乡孟买,这座他曾经瞧不起…

    2019-01-17
    00608
  • 从历史到传说 被“定义”的哥特

    走进历史与传说,寻找真实的哥特 一本解析哥特人多面性的绝佳著作   编辑推荐 在“蛮族”这一多个部落的统称下,“哥特”之所以备受瞩目,很大原因在于西哥特人于公元410年攻破了罗马城,这一事件往往被看为罗马帝国陨落的开始。哥特人也因此被冠以““野蛮”之名直到如今。暗黑、恐怖、惊悚,这些和“哥特”息息相关的符号是怎样被建构出来的?为何又有人将他们视为自由和光明的化身?本书将为读者一一解读。 内容简介 哥特文明是一种“失落的文明”。古代哥特部族由北而南,摧枯拉朽,攻陷罗马帝国首都,拉开了西罗马帝国衰落和崩溃的大幕。…

    2024-11-22
    00279
  • 《布鲁克林有棵树》:身陷泥沼但仰望天空,永远像树一般向上生长

    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快乐? 身心俱疲,时常感到迷茫和困惑,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却又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被迫推着拉着向前。 生活、工作,白天、黑夜,睁眼、闭眼,到处都是压力! 越是过得用心的人,压力越是明显。 到底该如何挣脱压力的枷锁,在“困境的土壤”中,找到更好的“方向”生长? 或许,在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的经典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中,能找到一些启示与共鸣。 *浙江文艺出版社-《布鲁克林有棵树》 01.生活千疮百孔,但我们始终向阳而生 作为贝蒂·史密斯最为人称道的杰作,《布鲁克林有棵树》与《小王子》《夏洛的…

    2024-07-22 好书推荐
    0054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