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极端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作者简介
马克•莱文森,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经济学人》编辑、《新闻周刊》高级撰稿人、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商务高级研究员。著有畅销书《集装箱改变世界》。
摘录
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将世界经济恢复到其巅峰的状态,这一事实的后果是深远且持久的。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直至进入21世纪,对于政府的怀疑态度始终笼罩着政治生活。由此,福利国家的道路开始碰壁,国家机构开始萎缩,个人不得不在医疗、教育、养老方面承担更多的开支和风险。
在全球经济受到低生产率增长困扰的时期,多数国家的结构调整政策有组织地辅助了毫无增长潜能的夕阳产业,而不是更有活力、更具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其最终结果就是加剧了生产率的衰退,而非终结这一现象。
导致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明显因素有很多:能源价格大幅上升,导致工业成本相应提高;汇率变化剧烈,增加了商业中的不确定性;人们对汽车、住房、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突然减弱;人口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还潜藏着一个更为危险的问题:生产率,经济学家用来描述投入与产出比率的指标,不再像以前那样逐年提升了。正是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企业与政府的大量投资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率的快速提高,造就了战后经济的增长奇迹。如果生产率增长放缓,国民经济提升家庭收入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就会下降。
对于新经济来说,真正的价值是创新、设计和市场营销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将原材料转化成制成品的物理过程。急于完成国家复兴伟业的政府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但是工业经济已经被信息经济逐步取代,无论何种力度的政府补贴都无法逆转这一进程。
循环往复的经济危机侵袭着不同的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养老金价值缩水,家庭的积蓄被迅速消耗,单位时间工资的购买能力大幅下降。劳动力短缺变成了失业率高居不下,年轻人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选择做临时的短工。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很难激发起人们乐观面对的勇气。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2023年5月6日图书推荐:《大转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2023年5月6日图书推荐:《大转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