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一种与自己天性相符的人生

如何拥有一种与自己天性相符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尼采逝世一百多年后,有一天在天堂散步,迎面走来一位年轻人。

年轻人冲尼采行礼,谦卑地说:我尊敬的灵魂导师啊,谢谢您的那句“成为你自己”,我才找到了我自己。

尼采听了很高兴:所以你才来到了这里?恭喜你啊年轻人。

年轻人摇摇头:不,我是先去了地狱。

尼采收拢了笑容问:为什么呢?

年轻人回答:因为我误解了“成为你自己”,错把自己的欲望当成了自己,于是把自己完全放纵在欲望里,成了一个恶人。

尼采又问:那又是什么让你来到了天堂?

年轻人说:因为我在地狱里忽然理解了荣格的“积极想象”,才领悟到您“成为你自己”的真谛。

尼采“哦”了一下,慢声说道:那你把这事儿发一个朋友圈吧,记得要艾特一下荣格哦。

这个故事当然不能当真,因为它只是一个段子,不过它对我们理解什么是真实的自己颇有帮助。

如果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路人:你觉得最真实的自己,会是什么样?

相信多数人会首先想到自己随心所欲时的样子——想要什么要什么,想干嘛干嘛,不喜欢的事可以统统都不做,喜欢做的事情一件都不落下,谁也别来碍着我,完全不理会自己是否伤害了别人和社会。

可是,所有这些你想要的、你不想要的、你喜欢的、你憎恨的,都只不过是你心中的一堆欲望而已。你内心的欲望就是你自己吗?当然不是。否则尼采一生都在鼓励世人“成为你自己”,岂不是鼓励大家活成自己的一堆欲望?

只受欲望支配的,那是兽。尼采才不会这么笨。

尼采的本意是生命短暂,所以我们有理由让我们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人不应该只执着于仅仅活着而已,更需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有所作为,不能一直甘心被命运摆布、被别人的言语和观点摆布、被自己的欲望摆布。生而为人,我们不能活成别人价值观的附属品,更不能活成自己欲望的奴隶。我们应该有能力赋予自己的生命以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成为你自己”里的这个“自己”,到底指什么呢?

在荣格心理学中,有两个我。一个是“小我”,意识的自我;另一个是“大我”,名叫是自性,是我们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的人格原型。

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有很多个人格原型,比如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自性等,而自性是这些人格原型的中心。

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我们集体潜意识中的那些人格原型,会在我们的意识和情结中逐渐显现,这个时候,自性会把它们都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把这些人格都统一起来,促使我们的人格达到一个统一、平衡和稳定的状态,最终形成一个统合的人格。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拥有一种全然、合一的感觉,就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那便是我们天性中应该具备的样子。

这个过程听起来就挺费劲,实施起来更不容易。因为我们的自性要想整合其他的人格结构,就必须等到它们都分别得到了充分的成长,各自独立了以后才行。所以如果你内心还有冲突、焦虑和分裂感,就说明你的那些人格结构还没发展成熟,自性的整合还不完全。

如何才能加速我们各个内在人格的成长呢?

大约在1935年,荣格使用了一种运用想象来和潜意识沟通的心理技术,他称之为“积极想象”。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先进入一种想象的状态,然后有机会和潜意识中的各个人格原型面对面沟通。

在这个独特的想象状态中,我们的人格原型会以各种意象的形式浮现。比如它们会化身为风景、人物、动物、植物、河流、风、雨、雷、电等意象浮现在你的眼前,并随之带来相应的情绪体验,比如羞耻感、绝望感、恐惧感、伤痛感,无力感、罪恶感、愧疚感、愤怒感、空虚感等。对每一个意象及其相应的情感体验的洞察,都有可能是触发你自己人格成长的按钮。

这些激烈的情绪体验从何而来呢?有很多是来自那些被你遗忘的心灵创伤。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你不愿意面对和提及的人和事,以及由这些人和事引发的强烈的情绪,会慢慢地藏进你的潜意识,左右着你的性情、喜好和选择,消耗着你的生命力。比如你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总是感觉活得很没劲,这很有可能就是生命力被过度消耗的表现。所以,及时了解和释放这些被隐藏的情绪,对我们的心灵成长来说极其重要。

你在积极想象中所看到的每一个意象、所感受到的每一种情绪体验,都有可能反映出你眼下人生困境的根源。 比如,假设你在意象中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干涸的土地或者沙漠,说明你很有可能正遭受着“情感投入障碍”的困扰,使你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人,也不会维持一段高质量的友情。

面对我们的潜意识,我们的意识如同盲人,而积极想象技术,恰如我们头脑里的导盲犬,可以引导我们逐渐走进潜意识的世界,与潜意识中这些有生命的意象进行直接的交流,心灵的变化和治愈也就悄然发生,我们人格的成长也得以更好地实现。

荣格形容积极想象是“一种睁着眼睛做梦的过程”,认为“这是一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自由并找到自立勇气的方法”。如果你愿意听从头脑中导盲犬的指引,那些潜在的伤痛便有机会得以化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的人格整合逐渐完成,你也终将走出眼前的困境,拥有一种和自己天性相符的人生。

——MIND心研社 编辑部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如何拥有一种与自己天性相符的人生》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如何拥有一种与自己天性相符的人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13.html

(0)
上一篇 2018-11-21 16:20
下一篇 2018-11-28 21:33

相关推荐

  • 大清帝国

    清王朝乃中华四千年的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集大成者,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编辑推荐 清王朝乃中华四千年的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集大成者,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前期,女真一个小小部族入住北京,建立帝国; 中期,将新疆、西藏地区纳入版图,达至鼎盛; 后期,屈服于欧洲势力,走上崩溃之路。 增井经夫为我们详细描绘了*后的中华王朝在二百七十年间的繁荣与没落,解析近代中国的起点,本书是一部绝好的清史入门手册。 封底文字: 四千多年中华传统的集大成者 *后的中华王朝在二百七十年间的繁荣与没落…

    2024-12-12
    0077
  • 《自控力》这本书,畅销300万册,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已的时间和生活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好书是《自控力》。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她出生于1977年,曾在波士顿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供职于史丹佛大学商学院。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她告诉我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同时,阐述了我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自控力是意志力的一种延伸,因为有意志,所以每个人都能自控。 《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

    2024-05-10
    00147
  • 好书推荐《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稻盛和夫不是生来就是经营之圣,他的人生是从日本乡下一个被炸毁了的小作坊之家开始的。父母有七个孩子,他作为老二,从小调皮。在二位叔父、一位叔母感染肺结核相继去世后,他也染上了这种不治之症,可照顾家人的父亲和哥哥却没有染病的事实,让濒死挣扎的他感到苦闷,第一次开始追问倒霉的为什么总是我。

    2020-05-12
    0049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