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的熔炉》书摘:血战钢锯岭

戴斯蒙德·道森:我不住地祈祷,让我再多救一个人吧

在二排士兵的战前准备期间,排里的医护兵、26岁的一等兵戴斯蒙德·T.道斯(Desmond T. Doss)提出要和根托单独谈谈。道斯出生在弗吉尼亚州林奇堡。他的母亲在鞋厂工作,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s)的虔诚信徒,严格按照教会的规定教育3个子女。这意味着道斯三兄妹全都严格遵守《圣经》的规定,会在周六那天(即安息日)休息、远离暴力、只吃素食。所以,1942年,在纽波特纽斯的船厂做木匠的道斯接到征召令参军入伍时,他提出要求,希望军队能把他算作非战斗人员。负责征兵的军官答道:“根本就没有非战斗人员这一说,你只能申请成为依良心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如果作为其他任何类型的人员,无论你是拒绝在安息日那天像平日里那样工作,还是不愿拿起武器,肯定都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道斯接受了建议;考虑到宗教信仰并不妨碍在安息日那天照顾伤者和病人,他决定接受训练,成为一名医护兵。他学会如何给开放性伤口撒磺胺粉,如何在战场上用绷带包扎伤口,如何用西雷特皮下注射器注射吗啡以缓解伤者的疼痛,如何用小树枝和步枪枪托做夹板来固定断肢。此外,他接受的训练还包括“如何在战场上为伤员输血浆,如何处理弹震症,如何判断伤员何时可以喝水、何时不能喝水”等。

与另一名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即“年轻貌美、一头金发、做事严肃认真的”多萝西·舒特(Dorothy Schutte)结婚后,道斯加入隶属于别名“自由女神师”第七十七师的第三〇七步兵团,成为B连的医护兵。第七十七师的士兵大多是纽约人,而道斯那拉着长调的南方口音尤其显得另类。此外,一头棕色卷发、身体瘦弱、有些笨手笨脚的道斯还有在床边祈祷的习惯,结果被取了个“传教士”的外号。

尽管如此,B连的士兵还是渐渐接受了道斯,甚至对他赞不绝口,尤其是当他在关岛和莱特岛战役中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伤员而获得铜星勋章后。登陆冲绳岛后,道斯依旧表现良好。5月4日进攻开始前的几天,他趁着夜色爬上钢锯岭,把一名被迫击炮击伤的美军士兵救下山。根托回忆道:“天刚蒙蒙亮,我就看到他在悬崖上用绳子吊着一个双腿被炸断的伤兵,一点一点地把他放下山。”一天后,道斯又进入无人地带,顶着“雨点般的步枪子弹和猛烈的膝盖迫击炮的轰击”,救回一名伤员。

所以,1945年5月4日那天,当得知道斯这样英勇无畏的医护兵想和自己单独谈谈时,根托中尉做好了随时倾听的准备。

“道斯,你有什么要说的?”

道斯答道:“中尉,我觉得祈祷是拯救生命最有效的办法,我们上山前应该认真祈祷。”

根托同意了。他对手下的士兵说:“伙计们,快过来集合,道斯想要为我们祈祷。”

祈祷结束后,二排与B连其他士兵一起沿着吊货网向上攀爬,几乎刚上山顶就被日军的炮火压得抬不起头。道斯回忆道:“A连在我们左侧,很快就伤亡惨重,所以我们得到命令要独自攻下整个高地。我们向前推进,拔掉了日军的八九个地堡。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全连无人阵亡,只有1人被石块砸到手而受了轻伤。简直就是奇迹。”据估算,在“奇迹日”那天,第三〇七步兵团总共击毙600名日本兵。

5日早晨,为巩固钢锯岭上的阵地,B连不得不向下消灭躲在反坡上的日军。道斯找到连长弗兰克·L.弗农(Frank L. Vernon)上尉,询问自己能否在出发前与全连士兵一同祈祷。“对不起,道斯,”弗农答道,“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B连的士兵全都认为,既然前一天的战斗大获全胜,那今天的作战肯定只是“消灭残敌”而已。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进攻刚开始,他们就遇到了麻烦。道斯回忆道:“我们向日军的地堡投掷各式各样的高爆炸药(炸药包),但日本人在炸药爆炸前就把导火索给拔了下来。”到后来,B连的士兵决定用汽油火攻,他们先是把35加仑的汽油灌到地堡里,然后再用白磷手榴弹点火。手榴弹引发了巨大的爆炸,一时间火光冲天,土石和混凝土块四处横飞。“整座山似乎都颤抖起来,地堡里的日本兵肯定无人生还。”

然而,还是有不少日本兵活了下来。躲在隐蔽战壕里的数百名日本兵意识到,战斗到了关键时刻,于是纷纷出来向第三〇七步兵团一营发起冲锋。B连寡不敌众,撤退到钢锯岭北沿。来自爱达荷州马辛市、时年25岁的埃尔温·盖恩斯(Elwyn Gaines)回忆道:“弗农上尉紧跟在我们排后面。当时我们守在一个小山包上,迫击炮的炮弹接连不断,日军全都冲了上来。中士说:‘撤退,快离开这里。’我们扭头就跑。”

原本有计划的撤退变成了仓皇的溃逃,B连的士兵逃下钢锯岭,把数十名受伤的战友丢在了山上。只有一个人没有丢下伤员,他就是戴斯蒙德·道斯。他后来说:“我有不少战友都已经结婚成家,他们全都指望着我。我决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哪怕搭上我的性命。”

道斯完全不知道怎么才能把所有伤员都救下山。日本兵一直都保持着距离,认为美国兵的散兵坑仍然有人驻守。然而,只要他们发现美军的阵地其实无人据守,肯定就会冲上前来,杀死所有的伤兵。因此道斯必须与时间赛跑。由于手头只有一副担架,所以他优先救援伤势最严重的伤员。他将伤员绑在担架上,用绳子吊着担架,把树桩当作支点,慢慢地把伤员放下35英尺高的悬崖,交给B连等在山下的战友。“快把他送到急救站!”道斯在山顶上喊道,“他伤得很厉害。”

战友刚把担架松开,道斯就把绳子拉上来,用自己在教会学校学到的方法在绳子的一端打两个单套结。他先用这两个绳结套住下一名伤员的双腿,再用绳子在伤员的腰部绑了一圈,然后把他缓缓地放下悬崖。接着,他又把另一名伤员拽到悬崖边,用相同的方法救下山。就这样,道斯继续不断地疏散困在山顶的伤员。“我当时完全不知道怎么才能把所有人都救下山,只是不断地祈祷:‘主啊,让我再多救一个人吧。’”

道斯的运气不错,一直都没有被日军发现。之后整整五个小时,他疯狂地四处搜寻伤员,把他们一个一个救下山。难以置信,最终他解救了所有被困的伤员,至少所有被他找到的伤员,一个都没有落下。“救下最后一人后,我下了山,”他回忆道,“我浑身都是血,衣服已经完全被伤员的鲜血浸透。”回到营区时,他身上的斑斑血迹落满了苍蝇。而在师长安德鲁·布鲁斯少将闻讯前来向他表示嘉奖时,他换上了新军服,军容显得尤其整洁,根本就不像刚从火线上下来的样子。布鲁斯表示,他将为道斯申请荣誉勋章,“最起码”也得是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有人认为道斯那天共救下100名伤员,但他本人认为实际上是50名左右,所以荣誉勋章的嘉奖令取中间数,宣布他总共救下75名伤员。在道斯看来,人数的多少只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只要自己尽了一份力,他就心满意足了。他坚定地认为:“医护兵的工作最有成就感。”

5月6日,也就是道斯勇救战友后的第二天,美军终于攻占了钢锯岭,日军残兵不是战死,就是被活埋在反坡上的碉堡和坑道里。道斯所属的第三〇七步兵团一营满编是800人,到钢锯岭战斗结束时,伤亡人数已经过半,其中包括8位连长。据估算,日军阵亡人数“超过3 000人”。

《地狱的熔炉》书摘:血战钢锯岭

医护兵戴斯蒙德·道斯在钢锯岭英勇作战后刚过两周,就在另一场战斗中为了救助伤员导致胳膊和腿部严重受伤。他被遣送回国后光荣退役。1945年10月12日,他在白宫举行的授勋仪式上获得了哈里·杜鲁门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一向看不起依良心拒服兵役者的杜鲁门写道:

在所有我打过交道的依良心拒服兵役者里,只有那个瘦小的医护兵,也就是接受我颁发的国会荣誉勋章的那个小伙子货真价实……他冒着敌军的炮火,一个接一个把受伤的战友从阵地上转移到安全地带,即便是自己中弹负伤后也仍然在照顾其他伤员。他说,他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杀人的想法,那么即便上战场也可以侍奉上帝。他在冲绳岛完成了英勇的壮举。10

1946年,道斯确诊肺结核,接受了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失去了左肺和5根肋骨。尽管身体残疾,但他还是与妻子多萝西一起在佐治亚州的赖辛福恩经营小农场,并且育有一子。2006年,道斯去世;十年后,美国影片《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大获成功,使道斯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作为依良心拒服兵役者的坎坷经历和在冲绳岛战役中的无私和勇气也广为人知。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地狱的熔炉》书摘:血战钢锯岭》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地狱的熔炉》书摘:血战钢锯岭》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zhai/12716.html

(0)
上一篇 2023-08-04 18:15
下一篇 2023-08-07 09:43

相关推荐

  • 《教师:挑战》连载:了解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作为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人是社会性的生物,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要他认为自己从属于某个群体,他就能根据环境的需要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他归属感的程度则取决于他“社会兴趣”的发展。每个人生来就具备某种潜能,即他可以作为社会的一员发挥作用并发展出足够的社会情感。如果这种潜能得到了充分发展,那就意味着这个人不仅可以在群体中占据一席之地,他还有能力在群体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要想成为人们所说的“正常人”,就必须具备这种潜能,同时它也是人际合作和人们取得成就的基础。而如果这种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那么这个人的社会功能就会受到限制。

    2023-02-15
    00250
  • 《领导者习惯》书摘:所有糟糕的领导者都是在无意识的犯错

    选自:《领导者习惯》 作者:[美] 马丁·拉尼克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酷威文化 没人想成为一个糟糕领导者,事实上,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也从未遇到有意识地主动选择做一个糟糕领导者的人。领导者表现不好时,通常也可能是出于其坏习惯的惯性表现而已。 举个例子,假设你走进你员工的办公室,向他要你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他正在敞开门的办公室和一位顾客谈话。你的员工并没有和你建立眼神交流,这是一种非语言信号,让你知道他想在这场谈话结束之后,再和你交流。你是粗鲁地打断谈话,还是有礼貌地等到你的员工和客户交谈完? …

    2018-12-10
    00269
  • 《监狱里的图书馆》连载:没有什么比监狱文化更千奇百怪的了!

    在监狱里,肥猫和戴斯这些人属于高智商精英,所以担任图书馆的管理员。但这里面向的读者不是精英,如果你想进来,门槛很低,犯个法就行——至少在我们这里是这样,因此大多数重刑犯都成功进来了。很多犯人甚至每天都来,有些囚犯几乎不识字,但热情不减。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人多的时候吵得像一家地下酒吧,闹哄哄的,没有一个阅览室该有的安静。监狱本是鱼龙混杂之地,这里的图书馆也不例外。

    2021-01-04
    0033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