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数字里的书声——“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说一说,数字里的书声——“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工作,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破81%,国民阅读率持续攀升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起自己的阅读经历,并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全民阅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推动全民阅读”。

2017~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均明确提出推动和保障全民阅读。

不断攀升的全民阅读率,证明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

据统计,“十三五”初期,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8.4%,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64.0%。至“十三五”末,综合阅读率为81.1%,上升1.2个百分点;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9.3%,上升0.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9.3%,上升15.3个百分点。

国民阅读率的提升,有赖于出版界优质内容的供给。五年来,出版界坚持把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力作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国家相册》等一大批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引人瞩目。

《中国三十大发明》《影响未来的新科技产业》《中国古代纪时考》等一大批反映各领域各学科最新成果的研究着作,开花结果。

《奇妙量子世界》《马克思画传》《建筑的意境》等一大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各方知识的健康读物,广泛流布。

《点亮小橘灯》《花儿与歌声》《焰火》等一大批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少儿读物,导向光明。

《人世间》《牵风记》《北上》等一大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沁人心田。

出版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等,引导和鼓励出版单位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高品质阅读需求。

达58万,村村有了书屋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是读书的好时光。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准时与读者相见。以这一活动为引导,全国各地一批品牌读书活动成长起来。

2020年4月23日,北京书香家庭代表,以一场《时光里的阅读者》朗诵,拉开了“北京阅读季”的帷幕。这一阅读季已连续举办十届,参与人从北京一个区域书市的读者,扩大到全网上亿网民。

2020年8月12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云集的中外作者,为读者带来思想的盛筵。文学、出版、旅游的融合,让城市更有书香气,也让书香更有烟火气。

“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南国书香节”“书香八闽”“三秦书月”“深圳读书月”……“十三五”期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有了省级阅读品牌,80%以上的县(区)有了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多国人参与进来,感受一缕缕书香。

书声出茅庐,文气满郊墟。读书,不应只局限于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阅读公共服务网络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全国所有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目前共有58万余个,基本上实现了“村村有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全民阅读工作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由城市向农村、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城市、偏远山区扩展延伸。

在东部沿海,在西部边陲,在北国极地,在南疆岛屿……58万余个农家书屋,枕着乡土大地,成为农民心灵的慰藉、农村精神的家园。

4.7亿,数字阅读用户广泛

还记得吗?那个爱读书、给东莞图书馆写下“万般不舍”“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留言的务工人员吴桂春,感动了无数人。

东莞图书馆联系当地帮助寻找工作,让他能留在东莞继续读书的“操作”,也温暖了无数人。

推广阅读,终究是为了人而服务。

“十三五”期间,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有特殊阅读需求的人群,从设施建设、内容资源、特殊服务等方面不断加以针对性地推进改善。

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发布,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优秀书目推荐工作进行,积极引导儿童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提升素养,从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盲文出版工程的推进实施,向盲人提供大量优质数字有声读物、电子盲文和定制化、持续性知识文化服务,配送近20万台智能听书机至400家图书馆。

服务老年读者的银龄书院、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E阅读等,建立起为重点特殊群体开展阅读服务的渠道,逐步补齐书香社会建设的“短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手机阅读及移动有声听书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型阅读方式。《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7亿。

为适应阅读新趋势的发展,各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等,通过创新阅读形式和传播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网民参与。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等实施,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新型出版物推介给群众,让有创意、有创新的优质数字出版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广全民阅读,非一时应景,更需多方努力,构建长效机制,久久为功。

“十三五”以来,多地制定全民阅读的中长期规划,如湖北省全面实施《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福建省印发《福建省全民阅读2017—2020年发展规划》,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江西省印发《江西省推进全民阅读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等,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制度保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在“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徐徐开启之际,读书,这一对一个人一生而言,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存在方式,在浩荡时代之风的吹拂下,历久又弥新。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说一说,数字里的书声——“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综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说一说,数字里的书声——“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综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readhb/1276.html

(0)
上一篇 2020-10-29 14:32
下一篇 2020-10-29 14:41

相关推荐

  • 儿童中文分级读物的现状与未来

    据开卷监测等相关数据统计,在国内500多家出版社中,十之八九涉足少儿出版。书海浩瀚,儿童应该读什么书?如何阅读?读后如何评价?分级阅读应时而生,很好地解决了阅读领域这三个重点问题。儿童中文分级阅读是指依据不同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阅读能力水平,为儿童提供与之匹配的中文分级读物和阅读指导。这种阅读推广理念起源于发达国家,21世纪开始进入我国,2008年前后在我国出版领域得以实践和推广。本文对儿童中文分级阅读的阅读标准和分级读物的市场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民间探索:从企业标准到…

    2024-12-02 全民阅读
    00196
  • 孝感:欣欣读书月 书香满校园

      “让每一个孩子通过阅读,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让每一个孩子在沉浸式阅读体验过程中,与书本结成良师益友,为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良好基础。”该校邓改红校长说道。新的一年,汈汊湖水科所小学全体师生,将与湖区家长们一起携手,共克时艰,为创建溢满书香的“小而美”核心素养校园,振兴汈汊教育,整装再出发。

    2021-01-15
    00298
  • 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2025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

    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 全民阅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石,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夯实文化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动力。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再到“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其内涵不断丰富,意义愈发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中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揭示阅读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全民阅读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如今,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精神力量愈发强大。图书馆在…

    2025-03-05
    002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