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落幕时大梦初醒-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

——《花与爱丽丝》
文/塞北1573

喜欢上岩井俊二的时候还是高中,一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男孩站在麦田里带着耳机的画面像他的名字一样美丽,情节却是残酷而晦涩,清澈到透明的画面和迷茫而破碎的感情,那是我初次接触日本电影的印象,“岩井俊二”这个名字久久不能忘记。

后来又补了《燕尾蝶》《情书》《四月物语》,看《花与爱丽丝》已经是大学,已到了会怀念青春,怀念单纯的年纪,感情自然也不一样。像是一部青春纪实,折射着校园女孩子们的友情和小心思,折射着活力开朗的年轻时光以及唯美温柔的初恋,女孩子穿着校服,脸庞干净,心思纯粹——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再回首时忽然尽是珍宝。

定是要在青春里才能发生这样的故事呀。

花与爱丽丝在电车上偷偷讨论着喜欢的男生,互相看着对方的新校服,在樱花树下打闹,一起学习芭蕾... ...年少女生间的友情向来是迷之腻歪,又莫名脆弱,也曾听朋友说过,女生下课手拉手去卫生间是什么心理,大抵男生是不会懂这种纤细而敏感的友情的。

今日淡定地说着“闺蜜如手足,男人如衣服”的我们,是很难再有那时的敏感的,太过理智,就少了缠绵。我们一点都不讨厌那个撒谎的花,也可以原谅木讷又纠结的宫本。毕竟谁的青春真有小说里那么张扬笃定呢。茫然,怯弱,单纯,还没学会不动声色,还不知道保留和空间,成熟后还会什么小事都要缠着闺蜜一起做吗,成熟后还会撒这种一下就能戳破的谎言吗?所以即便爱丽丝和宫本之间的回忆全是谎言构建,即便花和爱丽丝在沙滩上扭打,都更像是成全了青春的梦幻一场。

单说这本书,如果没看电影,不是岩井俊二粉,应该很难单纯地喜欢上这种略显粗糙的画风,书中大量中景以及面部特写比之电影少了背景的衬托,实在不算出彩,单纯视觉上,美感就差了太多。但尤可看出电影里的每个镜头在岩井俊二的构想里都已预先有一副画,然后在这种大刀阔斧的骨架里补充画面背景增加血肉,最后通过演员,使之鲜活起来。既是亲笔手绘,打的便是忠实感情牌,懂的人早已通过漫画对比回想了电影画面,不喜欢他的,翻过去也就是看看过去了。

这个表现了青春里极致残酷又极致温柔的导演,是很多人的最爱。他对青春残酷和唯美的展现,流淌过一代人的内心。后来花的幻想到底是破灭了,后来我们开始看各种有深度,纪实,弘大的影片,但只要想起青春,总是少不了在窗台看书时的少年藤井,少不了撑着红伞的榆野,少不了地铁上花把头靠在爱丽丝肩上... ... 青春呼啸而过,原来一晃,这些梦幻美好的记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呢。

2016.6.16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青春落幕时大梦初醒-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青春落幕时大梦初醒-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83.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6

相关推荐

  • 总也静水流深-金牌助理精彩书评

    肥田肥田,总也不得罢看。耽美引者几年,金牌却来戏演?演戏演戏,卢舟归来萧毅。 断断续续看了一天。一直都很喜欢娱乐圈文。觉得做这行真累,光鲜的外表,内里早已千疮百孔。就像文中说的,连感情都不敢对外宣之。或者努力传绯闻,演技不行的话就提高出镜率。总之是一定要走进公众的视野里。年纪大了,越来越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太难了。就像文中,北漂,你就是买不起房。没办法,现实是个让人不得不低头的东西。以前大言不惭的跟爸妈说好好学习,考上北京的研究生,现在对北京提不起兴致,大概是骨子里忍受不了疲惫。总之文中的北漂是引…

    未分类 2024-02-17
    00110
  •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岛上书店精彩书评

    ——评《岛上书店》 文/蓦烟如雪 “当我读一本书时,我想让你也同时读。我想知道阿米莉娅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我想让你成为我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书,有交流,还有我的全心全意。” 阅读是灵魂和爱的沟通,而上面那句话来自《岛上书店》主人公AJ对阿米莉娅的求婚告白,可谁能想到,想去这么浪漫的一个书店老板,曾是一个冥顽不灵、脾气暴躁的怪人吗?毕竟他不喜欢现代主义、有后世界末日的背景、甚至讲述者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的作品,因为他没有共鸣,甚至他反感虚构文学,不喜欢童话,特别还带有孤儿成分的书,他不进处女作、诗集、…

    未分类 2024-02-17
    00143
  • 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我们仨精彩书评

    最近学车,在市区与郊区间奔波。于是在班车上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说实话这本早就被捧得沸沸扬扬的书之所以拖到今天,是因为我对钱钟书的了解还仅限于《围城》。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动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时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

    未分类 2024-02-17
    0011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