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24个比利精彩书评

In solitude, 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罗马诗人Tibullus

400+页的纪实小说,读完后,居然是一种酣畅淋漓后的的无限忧愁,那种痛,难以述说却挥之不去。想到的,居然是上面这句话。

小说一开始,并不见得有多讨喜。想想看,文学类外版图书,再高能的译者也无法100%再现原作,文化差异,背景不同,语言障碍,不可避免的,都会影响到译作的神韵。而当这一切都存在,额外加上10个左右的“主人公”交替同时出现,没有丝毫症状时,读这样的小说,注定了要不断跳来跳去,前后翻页。考验记忆力的时候又到了。所以,文前部分的人格特质TIPS显得尤其贴心。

慢慢的,当我越来越接近这些人格,不得不承认,作者平白直接的叙事方式,略有些朴实简单的表述,反而无形中打动了我。没有一般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刻意堆砌的华丽辞藻,只是用最真切的笔触,纯粹还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那种彻悟感,原来前文那些大段看似乏味的章节,无非都是为了衬托结局的高潮。一切铺垫与对比,转承高低起伏,不到小说结尾,都难以体味其貌似不经心的神妙之笔。原来,一切都会走到暂时的终点。

故事的主人公,真实存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重罪犯却被无罪释放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受到了高度的社会关注。这本书,是作者的采访记录还原,并且记录了大量比利从童年到被捕后的详细事件,以及他的精神状态和24个人格之间的交流与矛盾。

“我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躺在空空荡荡的洞穴里。我干裂的嘴唇中渗出了唾液,说明抗精神药物正在与我的精神、灵魂和肉体搏斗。我能抵抗药物,还是药物最终会战胜我?我是为了躲避铁窗之外的悲惨命运才来到这里的吗?与社会不相容的灵魂已经被扔进了垃圾箱,它还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吗?困在这钢筋水泥铸就的箱子里,对着一面不断嘲弄我、向我逼近的墙,我对人类能有什么贡献?”

多年来,社会各界的争议声音,从未断过。有罪VS无罪,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辞。伤害与伤痛,活生生摆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完全忽略。是弱者还是强者,是该被同情还是被毁灭,这样此起彼伏的声音,一遍又一遍,挑战着比利脆弱的神经。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从无望到有希望再到绝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挣扎反抗无奈,该何去何从?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没有人真的知道,此时此刻,究竟是生,抑或是死,哪一条,才有的选。

威廉·密里根(William Milligan )(1955.02.14~2014.12.12),也被称作比利·密里根(简称”比利“),于2014年12月12日在俄亥俄州的疗养院内逝世。在真实世界中,时间永远是掌权的决策者。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对于比利而言,早该如此来解脱吧。可是,每一个造物主恩赐的生命,不该得到该有的理解与尊重吗?

有些小说,是用来消遣打发时间,而另一些,却会直达灵魂深处,那是一种无法忽略的力量。《24个比利》,无疑称得上是后者。

来自: 疏桐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24个比利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24个比利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65.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2
下一篇 2024-02-17 23:32

相关推荐

  • 用自己的灵魂去守护-晓英·赝说·鹿鸣馆精彩书评

    这本书和绫辻行人的馆系列不同,中村青司的十角馆、黑暗馆这些都是小说杜撰出来的,可鹿鸣馆是历史上确有存在的。鹿鸣馆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传奇建筑,很多人听说过这三个字,它也在很多日本影视剧中出现过,但大家在影像中见到的所谓真身也只不过是后来人根据想象猜测复原的,那是因为关于这栋建筑的资料、原址残迹、建筑图纸,完全找不到任何踪影,留下的只有只言片语。现实的谜团才是最吸引人的,北森鸿大师的这部未竟之作,讲述的就是这座充满谜团的神秘之馆,借由书中作家津岛之手,一一写下。 虽然在本书中,鹿鸣馆的建造者康德的经历…

    未分类 2024-02-17
    00141
  • 爱情,就是那个人-一厘米的阳光精彩书评

    爱情,就是那个人 ——读《一厘米的阳光》 文/阳光漫天10 你是否也这样幻想过一个人,在自己某段暗淡的生命中,陪伴着你,照亮着你。或许你不一定有这样的幸运,但你的生命中,一定有这样一个人,珍藏在你永不尘封的记忆里。这世界的温暖,便是那个人。 这本书的开始,跃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十一岁,一个人在家、一个人照顾自己;是个害羞、细心、懂事的小大人。 这本书的开始,映出一个温暖的年轻叔叔模样,二十岁,奋进优秀帅;不张扬的亲切。 是的,这本书就是讲一个小女孩与好朋友叔叔相爱的故事。一般来说,这种超越年龄的爱恋,…

    未分类 2024-02-17
    00139
  • 爱的炮灰-追风筝的人精彩书评

      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否则,便只有我们为它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   所以,在小说、电影和电视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局面——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在我看来,第一流的小说必须具备一个特质:情感的真实。   具备这一特质后,一部小说的情节不管多曲折、奇幻甚至荒诞,读起来都不会有堵塞感。   因而,钱钟书的《围城》未被我列入第一流的小说,因为小说中一些关键情节的推进缺乏情感的真实,譬如“局部的真理”…

    未分类 2024-02-17
    001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