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纪实类书籍往往更能抓住一些普通人不易知晓的社会细节、人物生活进行观察和创作,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感知生活中每一个真实的瞬间。不夸张地说,科学合理而又震撼人心的纪实类文学作品打开了观察世界的窗口。
今天为大家推荐6本纪实类书籍,有兴趣可以先收藏,有空再翻阅。

01、《同意

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法] 瓦内莎·斯普林格拉

8.8分,3457人读过

“是的,我同意了,那年我十四岁。他们说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同谋。”

一部创伤、勇气与疗愈的回忆录。

一部推动法国性统一立法的现象级书籍。

《同意》讲述了作者瓦内莎·斯普林格拉14岁时被年长她30多岁的法国作家G引诱、控制,并发展出一段畸形关系的经历。关系破裂后,这段经历却被G作为文学素材一再书写,他在文坛也声名愈盛,而瓦内莎仿佛被囚禁在文字中,失去了诠释自己人生的能力,永远停留在14岁。

这是一次双重压迫和剥削。艺术家不是特权阶层,文学不是“赦免一切的借口”。

不是沉默就代表着同意。

作者以亲身经历反思“同意”背后的权力不平等与暴力,直击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的层层疏漏。“我们有义务让读者明白,成年人和未达到性同意年龄的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应当受到谴责,也会遭到法律的惩罚。”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声音,就能打破沉默的共谋。

感谢勇于发声的每一位,每个人都要在阳光下,闪耀地生活。

 

02、《维塔: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

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巴西] 若昂·比尔

9.7分,61人读过

在巴西,到处都浮现着像维塔这样的遗弃空间,患病的、无家可归的人都被留在这里等死。卡塔里娜也是如此,她的身体逐渐瘫痪,被人当作疯子,在维塔消磨剩下的人生。

人类学学者若昂·比尔通过与卡塔里娜对话、寻访其亲属、追踪她的医疗档案,解开卡塔里娜编写的“词典”中神秘的、诗歌一般的词句,追溯她的见弃命运和病理状况背后的家庭、医疗、国家和经济的复杂网络。

维塔里的人,回忆着人生的经历,却被排除在现实世界之外,成为无人认领的生命。

这不仅是个关于遗弃的故事——环绕卡塔里娜的一切成为一种见证,它向任人死亡的社会逻辑发出质询,也试图夺回人之为人的意义和尊严。

 

03、《纽约人: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

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加] 克莱格·泰勒

8.7分,86人读过

全景式展现21世纪纽约的生活图景。

一本书看透大都市繁华背后的真实细节。

口述史大师、作家克莱格·泰勒移居到纽约,历时六年,与超过180位各行各业的纽约人进行了数百次访谈,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下形形色色的职业、工作内容和生活状态,以及不同人眼中的纽约城,展现出国际超级大都市的人生百态和生活图景。

他们有人是与新冠搏斗的幸存者,有人经历了“9·11”事件,却永远无法摆脱它的影响;有人深爱着这座城市,有人抱怨它的混乱和不平等。

有人来这里寻找梦想,有人在这里体验绝望。时时刻刻都有人到来有人离去,悄然中与这座城市发生情感连结。

最普通的声音,最丰富的细节,汇聚成有血有肉、瞬息万变的纽约。

 

04、《要命还是要灵魂》

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美] 安妮·法迪曼

9.1分,438人读过

“我们没有看见世界的原貌,只在世界中看见自己。”

是东方苗族巫术与现代医学的角力,是独特的在美苗族民族志,是描写沟通与误解的书籍。

1982年10月24日,三个月大的苗族女童黎亚癫痫发作,被父母送进美国加州的默塞德医院就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藩篱,徒劳般的医病沟通,黎亚无法获得妥善的照顾和正常生活的机会。

一个促使美国医疗体系做出改变的真实案例。该案例引发了严重的冲突,受到广泛关注,促使美国设立巫医制度,有计划地将其导入医疗体系。

一部改善医患冲突、文化误解的未来启示录。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深入倾听和理解双方的思想,寻求文化沟通的破解之道。

蒙太奇穿插叙事,爬梳出苗族的特质。安妮·法迪曼一边以温情细腻的文字描述事情的经过,一边以人类学的视角理性地描述在美苗族的民族文化、历史记忆与生活。穿插叙事,如纪录片般展现一个关于爱与生命的故事。

西方医学“要命”而苗族文化“要灵魂”,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可磨灭的爱。

 

05、《现代死亡: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

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巴基斯坦] 海德·瓦莱奇

8.5分,131人读过

颠覆性科普革新之作,直面全球禁忌话题。

探索死亡和医疗的纠缠过往,透视生命的至暗时刻,解析命运的终极选择。

13个围绕死亡、临终、医疗的核心议题,全面涵盖你想问但被忌讳的问题,提供了扎实、丰富、可靠的回答。

永生有没有可能实现?生命为何会衰老死亡?科技和社会如何使不适者也能生存?脑死亡算不算死亡?安乐死和医助自杀应不应该实行?护理应该家庭化还是专业化?“赛博遗产”的存续是否有利?病人的权利有哪些?堕胎权、死亡权究竟是谁的权利?宗教如何与死亡息息相关?……

海德·瓦莱奇向读者们展示了宏大问题下的专业例证与深刻情感,我们可能文化、信仰不同,但一定都思考过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它只会拜访每个人一次,而我们一生都在试图预判这场拜访。

 

06、《制造消费者

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

[法]安东尼·加卢佐

8.3分,4832人读过

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奴役着我们?

为什么我们会买了又买?

为什么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一部200年消费主义简史,商品如何成为世界性的新宗教。

一份兼顾深度与可读性的消费主义认知图谱。

本书回顾了19世纪到20世纪欧洲和北美的消费主义历史,展现了消费主义、商业文化诞生和发展,并成为现代生活中心的过程,揭示了世界向消费社会的转变和商人权力的急剧上升,是如何将我们制造成“消费者”的。

为读者拨开消费主义迷雾,完整再现商人、资本、广告与媒体的合谋。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性侵、冲突、禁忌,这6本纪实书籍刷新你的世界观,打开观察社会的窗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4086.html

(1)
上一篇 2023-05-09 10:09
下一篇 2023-05-09 10:30

相关推荐

  • 遗言中的隋唐女性世界

    一本隋唐女性遗言实录,深入剖析隋唐社会历史及女性史 精选236例隋唐时期女性遗言,聚焦女性视角下的死亡世界 编辑推荐 236例隋唐时期女性遗言,聚焦女性视角下的死亡世界 唐代女性在临终前放不下的是谁? 为什么有许多唐代女性要在遗言中特意交待不与丈夫合葬? 唐代女性的遗言会得到执行吗?会由谁来执行? 一个信佛的唐代女性在临终前会怎样安排自己的后事? …… 这些问题都能在《离形去智,无累乎物:遗言中的隋唐女性世界》一书里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遗言是对亲朋真实意思的表达与真实情感…

    2024-11-20
    00184
  • 大家看日本:中日观察-他山之石-浮光掠影

    内容简介 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自2011—2015年先后12次邀请了三十多名中国知名媒体人、传媒学者及文化意见到日本访问,这些受邀人士把自己看到的日本用微博及图片等方式呈现在中国普通网友面前,在中国产生较大的媒体影响。 访问结束后,着眼于中日交流的深化,活动主办方特意请这些访日人士就有关日本的所感所想,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专门撰文,集结成《大家看日本》。 目录 上篇 中日观察 周志兴:一衣带水的朝霞 孙凯:关于日本的三个不解 马晓霖:五年断想——换个角度看日本 杨锦麟:我的日本经验 张力奋:我看日本   中篇 …

    2025-02-12
    00293
  • 从TED中,学会有效表达的底层逻辑

    来源:全新增订版《TED演讲的秘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关键场合,论文答辩,面试竞聘,项目竞标……这些场合都实实在在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和发展。然而很多人往往就是在这些重要场合,力不从心,导致我们丢失了某些机会。 有些人思绪混乱,表达内容逻辑不清,有些人的表现乏味枯燥,毫无新意,无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效果。 掌握公开表达的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关键场合。 那么如何清晰高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引爆现场?TED大会组织者和教练杰瑞米·多诺万在《TED演讲的秘密》一书中提到的…

    2023-08-30
    0020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