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线要了解孩子、影响孩子并纠正他们的缺点,成人就必须掌握儿童性格发展方面的知识。由于我们对孩子们的天性,尤其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轨迹有着各种各样的认识,因此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就会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作为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人是社会性的生物,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要他认为自己从属于某个群体,他就能根据环境的需要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他归属感的程度则取决于他“社会兴趣”的发展。每个人生来就具备某种潜能,即他可以作为社会的一员发挥作用并发展出足够的社会情感。如果这种潜能得到了充分发展,那就意味着这个人不仅可以在群体中占据一席之地,他还有能力在群体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要想成为人们所说的“正常人”,就必须具备这种潜能,同时它也是人际合作和人们取得成就的基础。而如果这种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那么这个人的社会功能就会受到限制。
遗传、环境与创造力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两方面的刺激:一方面来自他自身,是通过生理机能和遗传而自然获得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身边的人,而在这些人里最重要的是他的母亲。
当人们围绕遗传刺激和环境刺激展开讨论时,常常会引发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种刺激对于个体性格的塑造更为重要?不过,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人类这种生物不仅会被动地做出反应,他还是解决内在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积极参与者。他的行为和个性发展并不受内在或外在环境的直接影响,而是取决于他对环境是如何看待和感知的。早在拥有独立思考或语言表达能力之前,孩子就已经对他所经历的事情有了自己的态度,他或许会以一种很模糊的方式来解读这些事情,并且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些结论会成为他行动的基础。孩子不仅会做出反应,还会采取行动。比起天赋本身来说,孩子后天如何看待和运用这些天赋则更为重要。
孩子的感知总是带有个人的价值取向―他的愿望、要求、对自己与他人地位关系的评价。例如,对于一个跛脚的小孩来说,尽管他的身体只传递给他跛脚的信息,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只是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与此同时,他的这种缺陷也不会直接“导致”他接下来的个性发展。身体上的缺陷也许会让他有自卑感,让他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者成为他被群体接纳的阻碍,又或者是他获取特权的资本。如果他从中感受到的是自卑,那在此基础上他可能会拥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决定他最终行为结果的正是这些态度,而不是他最初的身体缺陷。基于孩子对自身处境的判断以及他的勇敢程度,他既有可能通过其他的事情成功弥补自己在生理上的不足,也有可能在绝望之中选择放弃,觉得这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缺陷。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都可能会做出以下三种反应:沮丧、怨恨、挫败。这些感受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个体对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所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主观的,它可能并不正确。因此,孩子过去的经历,并不是他性格的决定因素,这些经历只是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而已。
生活方式的形成
孩子在解读自己的经历时会得出结论:哪种方式可以帮助他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总的来说,孩子对生活的态度构成了他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模式),这是个性形成的关键。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中,他全部的行为和态度都只是这种生活方式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这基于孩子对自己以及个人能力的核心评价。通常,危险和失望对于生活方式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遇到类似的处境,孩子会制订出一系列的行动计划,他会为了自己想象当中的安全而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的目标。比如说,面对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家庭地位受到了威胁,他可能会把维护自己的家庭地位当作生活的首要目标,只有当他时时处处都排在第一位时,他才会感到安全。再比如,家庭当中年龄最小的孩子会让那些年龄更大、力量更强的家庭成员为自己服务,这样一来就成功弥补了他在家庭当中的弱小地位所带来的劣势,而且这个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也会把获得他人的支持、帮助和保护看得十分重要。还有一些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视、被排斥了,那他们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让别人可怜自己,自己才能成为群体的一员。他们的“殉道者情结”就成了他们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并使他们获得了凌驾于“强者”之上的道德优越感。受早期童年经历的影响,有的孩子可能会将取悦他人当作被人接纳的唯一途径,另外一些孩子则可能把打架看作争取群体地位的唯一手段。
孩子在努力融入群体生活(他的第一个群体就是家庭)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和引导,这种影响一方面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另一方面是孩子自己与家庭成员交往过程中的体验。当然,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而这种互动常常在人们意识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来的。孩子早在产生思维以前,就已经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的意识与语言表达息息相关,它对人类动机的重要性经常被高估。过去,大部分的教育方法都仅仅是在道德、语言和逻辑层面,用于培养孩子的意识和认知。尽管让孩子接受社会的公序良俗、学会辨别是非是很重要的,但这还远远不够。人的行为不仅源自理性思维,更多地源自他最基本的、没有被完全认知到的生活态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教师:挑战》连载:了解孩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教师:挑战》连载:了解孩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zhai/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