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篇必背课文《岳阳楼记》大抵是多数中学生的噩梦。虽然成年后,你可能因为还能背出来而感到自豪,顺便开始追忆往昔。

可如果当年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让你回到大宋见到范仲淹本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反正我是想说:“范老师,这文感觉有点点冗长,要不要再精修一下,删个百来字!”

其实这种想法也不算奇思妙想啦!应该是那个年龄段每个爱幻想的小孩都会做的白日梦。那时候大家还经常一起讨论,如果能回古代,想去哪个朝代?想见到谁?就好像那是长大以后报名跟团就能实现的特色游一样。

男孩们大多想见岳飞,女孩们的选项就比较杂乱了,但是背诵《岳阳楼记》期间,大抵都想见见范仲淹吧。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宋四家

直到长大成人后,知道了“穿越”一词。很佩服开先河者。

唐宋,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两个朝代,但是唐朝服饰有点审美不能,所以更儒雅的宋朝,就成了我这个“穿越梦想者”的首选。

而且那时候想见的名人也真多啊!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包拯、郭靖、黄蓉……咳咳……

感觉跟他们一起座谈,一定会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最近到是看了一条趣图,《大宋大佬们的朋友圈日常》,跟我想的很接近了。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这条趣图灵感来自《玩宋》一书,“玩宋”这个名字就给人一种正统与奇巧并存的高级层次感,自然也要看一下这本书啦。

故事大抵讲的就是一个当代男建筑师和一个女医生,两人机缘巧合下一起回到了大宋。建筑师成了王安石嫡子,就是趣图中多次提到的王雱。此处当有注释——【雱】(pāng):形容雨雪下的很大的样子。

女医生则成了司马光嫡女司马琰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王雱早慧,八岁作文、九岁考得州学头名、十四岁三元及第,孩童时期最大的困惑不是如何展露才华,而是如何隐藏锋芒。

三岁那年,当他与同龄人司马琰相遇在司马府上时,两个萌萌哒小孩的对话居然是:

司马琰想了想,问王雱:“现实世界中,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我爷爷是个中医,那时候他在给我看《伤寒杂病论》,药材我也已经能辨认出上百种。”司马琰也想找个对照组当个普通娃娃。

王雱听完司马琰的话,幽幽地说:“我那时候,在做奥数题。”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以前的学习能力都非常超前,没有半点借鉴意义。

……空气突然安静。

王雱想到王安石暗搓搓在曾巩面前当炫娃狂魔的事,迟疑地与司马琰对视:“……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已经露过馅了?”

当然,他们也有不太擅长的科目:

都是三岁小孩,王雱和司马琰一屁股往门前的青石台阶上坐去,就是王雱坐得潇洒些,司马琰坐得斯斯文文。两个人对视一眼,都没感慨什么世事真奇妙。王雱直接小声问:“我历史学得不好,你学得好吗?”

……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好在一路开挂成长,王小雱不用再那么刻意的隐藏才华了。

他的光辉事迹,几乎都记载在了由春溪笛晓所着的《玩宋》一书中。比如他如何发明出“有碍”学生学业发展的三国杀,如何出众多学子又爱又恨的《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如何提出让书商赚的盆满钵满的“买书送优惠券”妙招……

王雱自己的故事就很有看头了,还有生活在他身边的“大宋天团”,王安石当爹,范仲淹当老师,司马光当岳父,苏轼当笔友,还和沈括组成了出书小队……

当然,原本只想当最纨绔“富二代”的王小雱,随着身心慢慢成熟,也开始关心家国事了。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为了避免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悲壮结局,王雱提前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灌输给农民、商贾;为改变宋朝重文轻武的致命弱点,他开创了体育课,建议君王嘉赏战场上的有功之士;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他引用了现代建筑工艺。在王雱影响下,本该反目的,成了密友;籍籍无名的,成了将军……苏轼研究起了畜牧业,沉迷科学的沈括成了漫画作者,就连未来君王赵仲针都被王雱改变了世界观!

相比名扬开封的王雱,司马琰明显低调的多。却也凭借21世纪习得的知识,撰写医书、种植医药、开设女校,推动了宋朝医学的发展……

《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你是否会爱上……历史课?觉得背诵《岳阳楼记》别有一番滋味?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畅游于这样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虚拟历史之中,换一个“亲身参与”的角度,你就会发现历史的无穷魅力——牢记它;家国的波澜壮阔——守护它;未来的亲手把握——创造它。(文/酉告)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玩宋》书评:如能选择,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1754.html

(0)
上一篇 2021-01-08 09:40
下一篇 2021-01-08 11:02

相关推荐

  • 重启人精彩书评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未来,重启人是一个特殊的种群:他们是真实的人类,却是死而复生的;他们冷漠无情感,机械的为真正的人类奴役服务,和机器人并无区别。书里的人类世界也分为富人区和贫民区,两个区域完全隔离并且差别很大。重启人被人类监管,每日麻木的出任务、收工,这样平淡的生活本来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新来的一个年轻重启人二十二号,安静的生活表面下,一切正在悄然发生变动。 重启人,顾名思义,本质是人但是死后历经复生,重新再活过来的人类。被设定的初衷是因为重启人是种解药能够对抗病毒。重生后的人与自然最初的生命人…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27
  • 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先生常被人揶揄的名句,细品之下却为这寥寥数语勾勒出的情景交融所折服。 树语由来是情语,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在缀满树语的专著《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伊甸园中的故事发生在苹果树下,神话传说中的魔幻之树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在树上刻下印记几乎是种本能,任岁月的痕迹加深往昔记忆,顺带为不同品种的树赋予性格。树,见证历史也传播文化。 旁征博引的科尔班当然也没有遗漏那些与今天理解不同、略显吊诡的故事:譬如,在…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35
  • 来自威尔逊的诚挚警告-生命的未来精彩书评

    如果我是一个母亲,我愿意捧开这本书,给我的孩子读;如果我是一个丈夫,我愿意与我的妻子并肩在床头,给她轻声读;如果我是一个女儿,我愿意拿着书跑到爸爸的跟前,告诉他我们很孤单。人类从未像此时这样可怕,因为我们的数量太多太多,侵占了动物们的家园。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女子寻找着所爱之人的心,直到在慌乱中将心肠挖开扔掉,仍旧没有找到心。 我也吃牛羊肉,但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而在于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需要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一点即表现为物种的多样性。它不是人造的,而是自然的。这本书说到生命的未来,也许我们透…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