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公主之死
豆瓣:8.3分
《公主之死》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作者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通过零星残存的条文、案例和判决,作者分析了儒家官僚集团与皇权在确定涉案人员罪名及刑罚轻重方面的共识和分歧,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显示出虽然从汉朝开始婚姻和家庭伦理已被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但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胡汉交融的北朝时期,夫尊妻卑的伦理并未完全进入法律体系之中。
读懂这一案件,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02.千年悖论
豆瓣:8.0分
《千年悖论》是张宏杰的第一部作品,书中收录了张宏杰早期创作的多篇代表性作品。
《千年悖论》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也比较多,包括吴三桂、曾国藩、慈禧、朱元璋、柳如是、顾眉、乾隆、李白、林逋等。张宏杰笔下的历史人物,和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有些不同,他不是用非黑即白、简单的善恶标准去评判的。他用极具感染力的笔触描述了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复杂的内心纠葛、他们进退两难的抉择、他们的欲望追求,设身处地,同他们一起思考探索、与他们一起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带领读者在这种身临其境中重新认识这些历史名人。“既能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事件,又能够带着悲悯,与历史人物共情”,作为历史启蒙类读物,《千年悖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的帷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及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
作为处女作,《千年悖论》几乎囊括了他后续作品的所有思绪缘起,以及他对历史、对社会的独到见解。《无处收留:吴三桂》从人性解读了“这个在历史夹缝中被挤压被扭曲的痛苦灵魂”——吴三桂不单单是个十恶不赦的叛国者,也是一个在命运之流中苦苦挣扎的可怜人。《千年悖论:科举之路》对科举制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了科举制这个“创造性的制度不断扼杀创造性,一个出自公正性的设想造成了更大的不公正,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却也在扭曲人才,提高了的效率却为整个社会的低效率运行保驾护航”,颇令人深思。《从武勇到优雅:满族汉化史》,系统性介绍了整个满族兴衰形成,其中将语言与族群盛衰联系起来观点十分独特,而作为案例被提到的最难以被同化的犹太民族,却在汉文化大熔炉中被融化了,也发人深思。书中对柳如是、顾眉包括慈禧的描述,再现了女性身上的夺目光彩,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的立体感。
此外,书中保留了一篇追述作家之路的自序,两篇关于写作理念的采访笔录。结合自序,读者能从《千年悖论》中看到作者的思想脉络、价值取向和性格逻辑,及其作为历史学者沉浸于史海中探究人性的喜悦与兴奋。对于大众读者以及历史写作爱好者,这种把历史讲得好玩、精彩、有滋有味,让历史比小说更好看的写作方式,不失为一种启发,一种写作激励。
03.万历十五年
豆瓣:9.1分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04.南明史
豆瓣:9.1分
公元1644年,为甲申年。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
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覆亡。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大顺政权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迅速地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清军收取了关外地区,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而明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还很大,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官员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此后更是围绕着立谁为新帝而彼此攻讦,为南明政权埋下了隐患……
总之,自这一年起,中国历史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迭起的重大事件,上演着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三种纪年代表着的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也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
《南明史》史料扎实,内容丰富,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05.显微镜下的大明
豆瓣:8.7分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的。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诉讼双方在这场绵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长,用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嘉靖法律大戏。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一个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了解明代的基层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蚊虫的叮咬。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挟入朝廷斗争的。
作者力图以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书网推荐5本超敢写的历史书,讲透五千年不变的人性!》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书网推荐5本超敢写的历史书,讲透五千年不变的人性!》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