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认生。读《明朝那些事儿》后记-明朝那些事儿(1-9)精彩书评

  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读《明朝那些事儿》后记
  
  我相信。这些日子以来,呈现在我的眼前最生动的画面不是上下班公交车上拥挤的人群,也不是忙碌不过来的公司事务,以及我原本拥有并且平常、平淡、平凡的生活,而是权力、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肉、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
  
  是的,我就此沉迷,沉迷于《明朝那些事儿》。
  
  或许应该跟我的眼睛说声对不起,长久以来,它们已经不止十次用眼泪向我抗议,它们的感动,它们的愤怒、它们的震撼、它们的伤感、它们的疲惫以及它们的坚持。我只用了一个理由,抚慰了它们所有的焦躁、疲惫、不安。因为我也是这个故事的一员。
  
  从跟随当年那个给地主放牛的小屁孩起义的小兵,到跟随道衍的小和尚,从见识于谦力挽狂澜的小吏,到独在异乡为身是客的朱祁镇的侍从,从陪同王守仁前往龙镇驿站的家仆,到连中三元张居正的书童,从汤显祖的粉丝,到带走袁崇焕人头的刀斧手,最后看着崇祯上吊的小百姓......
  整个过程三百多年,说长不说短不短。对于时间,我们无法给与最公正的评论。很久以前我收藏过一句话:
  世人都以为时间就象一条平静流逝的大河,永远只向着天的方向奔流不息。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见过时间的真面目,其实他们都错了,时间就像是在狂风暴雨中的大海,或许,你想知道我会是谁?来吧,跟我来吧,我会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故事……。
  
  这或许是时间最真实的面目。而正是这三百多年的波浪壮阔与夹杂其中的平淡不惊,给我们一段鲜活的历史,给我们无数站在历史舞台上的人格形象,而这段历史中,我只留下了2个人。
  
  这两个人,一个是于谦,一个是崇祯。
  
  一个是力挽狂澜,两袖清风的臣子,一个是最为勤劳却最为悲剧的帝王。然而历史终将把他们带到同一个地方,那个是个伟大的地方,那个地方,只配站立伟大的人。
  
  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对其中那句“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记忆犹新,如果诸葛老先生知道后世若有一位叫于谦的人与其事迹,我想他老人家也会自叹不如,毕竟当时蜀国还拥有地利这一优势,更何况是内战,并非民族之战。当时的北京城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根本不用引用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示敌人对北京城的一望而尽。整个北京城陷入混乱。
  
  当年明月对于谦的介绍已颇为详细,可我还是有话要说,不同的或许他知道没有写出来,相同的,他写出来了,我只是要表达我强烈的强调。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据说奉旨去抄于谦家的官员最后都没有脸再抄下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而于谦正是用自己的一生来维护了"两袖清风"的人生格言,世人知道两袖清风,却未必知道于谦。
  
  偶然在百度于谦的时候发现“西湖三杰”这一名词,所谓“西湖三杰”是指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清朝的张苍水,因为他们死后走葬在西湖山脚下,故有西湖三杰一说,世人知道岳飞,却未必知道于谦。
  
  历史证明并非只有忠臣才能流芳千古,奸臣同样可以遗臭万年,比如秦桧、魏忠贤、和珅之流。而这样的反面教材更是被后世人们利用再利用,世人知道秦桧、魏忠贤、和珅之流,却未必知道于谦。
  
  从唐朝的贞观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人们记得李世民,记得康熙,记得乾隆,却未必记得于谦。、、
  
  其实还可以近一点,人们记得明朝最后一个亡国的君主崇祯,更未必记得明朝那位光明磊落的民族英雄于谦。
  
  ......我记得,看过这本书的很多人记得,我相信。
  
  一个把两袖清风作为人生信条的人,一个把文天祥当做偶像的人,一个始终按照自己方式将自己生活进行到底的人。------------于谦。
  
  读到最后,我的心情一直是惋惜的。崇祯,这个可怜且悲情的帝王。
  
  你可能无法相信一个会有穿补丁的衣服的皇帝,皇帝是什么,天下的拥有者,权力的巅峰,就算再穷,添置几件新衣裳还是随便当零花钱是使的,。可是正是这位明朝乃至整个皇朝最为勤勉的帝王,穿过打补丁的衣服,为了面子,不行不得不放慢速度,跟蜗牛赛跑,而不是乌龟,因为走快了别人就可能看到他的补丁,现在想起来多么的麻烦,但是他在坚持。
  你可能也无法相信一个帝王会拿自己的钱出来充当军饷。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帝王都有自己的私人宝藏,尤其很多王朝灭亡时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带着自己的金银珠宝逃之夭夭,有哪一个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做军饷。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始终没有。
  
  你可能也无法相信,我们之前说过,崇祯是历来最勤勉的帝王,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都在工作。在此我不得不佩服这位仁兄的精力值旺盛。我睡不上八个小时第二天必定打瞌睡。
  
  你可能也无法相信,崇祯是最悲情的一个帝王。地方叛乱到处都是,祖坟也被人挖了,部下被人杀了,轮番几次被人抢到家了...似乎老天太吝啬了,只给了它苦难,忘记了幸福,然而却成全了他的坚持。忽然觉得他太可怜,我是喜欢睡懒觉的人,最烦那些打扰我睡懒觉的人,以前是老妈,再以后是同学,后来是叫我上班的闹钟,后来是女朋友,恨死了,恨透了,却还好因为几乎没有坏事发生,至少没有人把我叫醒告诉我,你家祖坟被挖了,你的地被别人占了,你的钱被人抢了,你部下被人杀了,你的都城又被围了......如此种种....所以 我是幸运的。
  
  崇祯是不幸的。但即使他拥有所有的不幸,他都依然在坚持,几十年的坚持,为我们讲述了另一类人的坚持,用他的方式,坚持他的生活,即使他的坚持没有结果,或许他的坚持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灭亡,但是他仍然坚持着。或许他也只能坚持。
  
  而最后他还是继续了他一如既往的坚持,走向了那根属于他的吊绳。
  
  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看到那首诗,读到那首诗的最后一句: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结束了吗?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
  因为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度过我自己的人生。
  以此纪念那些伟大的人们。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认生。读《明朝那些事儿》后记-明朝那些事儿(1-9)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认生。读《明朝那些事儿》后记-明朝那些事儿(1-9)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787.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0
下一篇 2024-02-17 23:30

相关推荐

  • 如愿以偿-北倾美人宜修精彩书评

    喜欢北子笔下每一份如愿以偿的爱情,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温暖。因为有北子的故事,每个北方的冬天都是暖冬。 师生恋的文章真的是好喜欢呀,而且还是北子写的就更喜欢了。喜欢纪教授,高冷孤傲,而有的时候嘴角有总是淬着笑意,纪美人真的很吸引人。看了那么多章了,尤其喜欢北子写的戚年的性格,她有一颗坚持而又执著的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有着一股不追到男神誓不罢休的狠劲。 其实,有的时候,很心疼戚年。‘一见钟情’,这种爱情,也许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吧,可是只有你遇到了,才能知道真的有没有吧。戚年,从来没…

    未分类 2024-02-17
    0097
  • 做真实的自己比做伪善的好人更重要-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精彩书评

    去年有个朋友针对一封读者的来信,约我做一个简单的采访。这位读者讲诉了自己的故事,小时候,有一次他为了和表弟出去打电子游戏,偷拿了家里储蓄罐的钱,他们在电子游戏厅被姑妈抓了个正着。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大人眼中是个特别乖和听话的小孩,于是一大家子人一直在说表弟带坏了他,问他钱从哪里来,表弟一边哭着否认一边被打。而害怕的他在旁边一句话都不敢说。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放不下了,心中有自责和羞愧。并且他继续走在所谓的“好孩子”“乖孩子”的路上。 他说:“我依然扮演着一个乖小孩的角色,…

    未分类 2024-02-17
    00135
  • 一整个宇宙 换一颗红豆-花千骨精彩书评

      网络版的最后,白子画几欲癫狂,千骨变成了一个智商几岁的孩子,却不得不让人嗟叹,这是最好的结局,尽管一个疯癫一个痴傻才能最终相守。   长留上仙白子画,为了道义,为了六界苍生,选择了亲手杀死自己的徒儿,自己爱的人。他放弃了小骨,即使没有,小骨也会自尽让他情义得以两全。如果没有竹染,没有竹染用自己的一命和禁术强行收回的小骨的一魄,那他就只能守着这个用自己最爱人的性命换来的天下过这一辈子了。      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梁静茹的一句歌词:“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      墨冰仙叫小骨不要去,他…

    未分类 2024-02-17
    0012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